修仙小说网
简体 繁體 English 临时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小说 > 文豪1978 > 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录
好书推荐: 反派?我只想离他们远远的 重返1998 我在修仙界勤能补拙 苟在异界成武圣 诡异命纹:开局铭刻十大阎罗
    六月中旬以后,燕京的天气越来越热。

    中午吃完饭休息时,有许多学生会跑到了未名湖畔,夏天里挨着湖边,又有树荫总归是凉快一点。

    当然,除了未名湖畔,图书馆也是燕大学子们纳凉的好去处。

    除了阳光大厅那块,图书馆里大多数地方都很凉快。

    傍晚下班,林朝阳从图书馆一出来,便感觉到一股暑气。

    路过南门边的操场时,有一伙人在打篮球,突然有人朝林朝阳喊了一声。

    他停下自行车,就见刘振云从人群里跑了出来。

    他下身是一条军绿色的军装裤子,上身穿着红色跨栏背心,满头大汗的问道:“朝阳,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跟你请教请教意识流文学的创作。”

    “我随时有空,你不一定有空吧?”

    林朝阳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此时篮球场里除了一群小伙子,还有个姑娘,看着眼熟,林朝阳记得她好像还是小姨子的同学。

    从刘振云往他这边跑着的时候,姑娘的眼神就一直追随着他的身影。

    刘振云顺着林朝阳的眼神看过去,看到姑娘,他脸上露出略带腼腆的笑容。

    “那是我老乡。”

    “老乡啊!”

    林朝阳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意有所指,让刘振云更加不好意思了。

    见他有些害羞,林朝阳便说道:“行了,看你自己时间方便。在图书馆时间不充裕,你可以去我们家,这个点儿你们回来不方便,周末的话好一点。”

    “好。”

    两人分开之后,林朝阳骑车刚到校门口,后面又有人喊他。

    “姐夫!”

    陶玉墨骑着自行车追了上来,“伱怎么也不知道等等我?”

    她追上林朝阳,两人骑着自行车往华侨公寓而去。

    陶玉墨的自行车刚买还没到半个月,这段时间以来,陶家没有比她更潇洒的人了,朗润湖公寓、燕大宿舍、华侨公寓三处住所轮番宠幸,但也因而产生了一個问题。

    在燕大的时候还好,但每次往返华侨公寓都颇费周折,要不然是蹭林朝阳的自行车,要不然就是公交加走路。

    所以从上个月开始,陶玉墨就磨着陶父给她买自行车。

    她用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那年姐姐陶玉书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就给姐姐买了一辆自行车。

    当然了,姐姐也出了一部分钱,但大部分钱和自行车票都是父亲出的。

    现在到了她,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买辆自行车对于陶家的财力而言轻轻松松,自行车票反而更难搞一点。

    花了好些天,陶父才给陶玉墨弄到了一张自行车票,然后她就这样成为了有车一族。

    有了自行车,陶玉墨的生活更加潇洒滋润了,每天穿梭在燕大和华侨公寓之间,乐此不疲。

    尤其是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她几乎常住在华侨公寓,因为在这里每天都可以洗到热水澡。

    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两人回到华侨公寓,陶玉书也刚刚回家,正在做菜,陶玉墨非常自觉的过去帮忙。

    饭菜快好的时候,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

    电话是保卫室打来的,说有人来拜访,一问原来是大舅哥。

    等他上了楼,就抱怨道:“来一次你们家真是不方便,赶上进机关单位了。”

    华侨公寓的门禁严格,除非是跟业主进来,否则来人都得登记、打电话确认,毕竟一个月八块钱的物业费可不是白花的。

    华侨公寓还给每家每户都配了电话,电话是为了便于业主和物业沟通安装的,都是内线电话。另有一部分不差钱的华侨,是开通了外线的。

    林朝阳家几乎没有使用电话的需求,所以电话只是内线。

    抱怨过后,陶玉成说起了正事。

    “李拓下周搬家,咱们去捧个场。”

    “好啊!”

    之前林朝阳搬家的时候,李拓带着礼物来祝贺,而且林朝阳买自行车还是李拓帮的忙,人家要乔迁新居了,林朝阳自然应该去祝贺一番,礼尚往来嘛。

    林朝阳答应完,才问起了李拓搬家的原由。

    李拓家之前是住在小西天儿附近的平房,张暖心是燕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那个平房是燕影厂的宿舍。

    这回李拓之所以搬家,是因为去年他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奖之后成为了燕京文协的驻会作家,分到了房子。

    房子在朝阳区的东大桥附近,面积不大,但是是筒子楼,怎么着也比小西天儿的平房条件强。

    两人聊着李拓的家事,陶玉书把饭菜端上了桌,陶玉成非常自然的坐了下来。

    来都来了,哪能不吃饭就走啊!

    吃饭的时候,林朝阳问道:“玉墨,之前老跟你走在一起的那个女同学叫什么名?”

    “姐夫,你问的是郭剑梅?”

    “哦,叫郭剑梅啊!”林朝阳了然的点了点头。

    陶玉墨好奇的问道:“你怎么问起她来了?”

    “没什么,今天看到她在篮球场。”

    陶玉墨瞬间捕捉到了林朝阳话中的信息重点,内心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篮球场?她去篮球场了?跟谁?”

    “刘振云!”

    “他啊!”

    陶玉墨对刘振云有点印象,小眼睛、薄嘴唇,77级中文系的,跟自家姐夫关系还不错。

    “剑梅怎么看上他了?”

    林朝阳调侃道:“怎么?人家谈恋爱,还得经过你同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我不是那个意思。剑梅长的不错,配刘振云有点可惜了。”

    “小小年纪就以貌取人!”陶玉书数落了妹妹一句。

    陶玉墨不高兴的说道:“什么叫以貌取人?剑梅学历、模样都不差,为什么不能找个帅一点的?”

    这个时候陶玉成插话道:“帅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你看你姐夫……”

    他的话说到一半,气氛陷入了沉默。

    “大哥,吃菜!”林朝阳给陶玉成夹了口菜。

    陶玉墨说道:“我姐夫怎么了?多帅啊!”

    林朝阳看了小姨子一眼,好好好,年轻人果然前途无量。

    陶玉成看了妹妹一眼,心里有个疑问。

    妹妹这到底是被才华迷了眼,还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呢?

    又过了几天时间,林朝阳来到李拓位于东大桥的新家。

    还没进门便听到屋里面嘈杂的人声,进去之后,他发现逼仄的空间里挤进了快二十个人,大部分是燕京文学界的中青年作家,也有几个编辑。

    有些是林朝阳认识的,比如陈健功、祝伟。有些他不认识,但听说过名字,比如张承治、郑万龙。

    一群人中还有个林朝阳认识的人,是《今天》的赵振凯。

    最近一年多,赵振凯和芒克等人创办的《今天》在燕京文艺界可谓风头正劲。

    虽然因为刊物性质问题,一直没办法像其他的刊物那样广为传播,但在燕京的青年读者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当中,《今天》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却是巨大的。

    也因着《今天》的影响,围绕着这份民间刊物逐渐形成了一个作家和诗人群体,赵振凯正是这群人的领头羊。

    去年3月《诗刊》转载了赵振凯的诗《回答》,4月又转载了舒婷的《致橡树》,朦胧诗正逐渐走向主流文学媒体。

    今年5月谢勉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他对朦胧诗所掀起的“新诗潮”的评论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文章给予了朦胧诗非常高的正面评价。

    谢勉在燕京大学虽然只是个讲师,但在现当代诗歌研究领域的名望却不低,他也是第一个在公开媒体上支持朦胧诗的知名学者,文章一经发表自然在诗歌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如今朦胧诗在国内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作为朦胧诗派的领军人物,赵振凯可谓意气风发。

    他在跟大家聊天时说起了《诗刊》即将在七月份举办第一届“青春诗会”,光听名字就知道,所谓的青春诗会几乎可以等同于朦胧诗诗会。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朦胧诗的发展确实很好。

    但林朝阳也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八月,朦胧诗很快就会与主流诗歌界发生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交锋。

    事实上,朦胧诗这几年与主流诗歌界的交锋从来就没断过,只不过现在朦胧诗发展的越发兴旺,必然会与主流诗歌界发生更激烈的碰撞。

    对于双方的争论,林朝阳并不感兴趣,大家聊天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在倾听。

    期间李拓又提起了《赖子的夏天》这部,言谈间全是溢美之词。

    其他人听着李拓对的赞美,也来了兴趣。

    林朝阳的新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过,有人对知之不详,以为《赖子的夏天》是对西方意识流文学作品的临摹之作,聊着聊着话题便偏到了福克纳、伍尔夫等名家的身上。

    今天是李拓他们家乔迁之喜,林朝阳也没想好给买点什么,路过他们家楼下,碰巧看到有卖西瓜的,便买了两个西瓜捧上了楼。

    大家来祝贺李拓的乔迁之喜,买了不少日用品,这本身没什么毛病。

    不过眼下夏日炎炎,林朝阳的西瓜恰好可以让大家“及时行乐”,自然引来了众人的一致叫好。

    李拓张罗着把西瓜拿到走廊水房去镇了一会儿,等众人吃完了乔迁宴,再把西瓜取回来,用刀切开。

    甘甜、凉爽又解渴的西瓜一下子消解了众人身上的暑气。

    酒足饭饱,大家坐在一起聊着文学和创作,房间里烟雾缭绕,但谁也不在乎。

    一晃一下午的时间便过去了,李拓突然张罗起来,说想上郑万龙家吃炸酱面。

    一群人乌泱的起了身,就往门外走去。众人沿着朝阳门外大街走到东四四条郑万龙的家,待吃完了炸酱面,已经是傍晚六点多钟,愉快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过了两天,已经是六月末了。

    陶玉书姐妹俩变得忙碌了起来,每天回到家就是看书学习。

    燕大图书馆里的学生也比以往时候更多,因为马上就是期末考试了。

    这天下午,夏日炎炎正好眠,林朝阳在书库里打着盹儿,楼下给他传来了一张纸条,说有电话找他。

    他下了楼来到传达室,接过电话,对面自称是《工人日报》的编辑,说他们报纸想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

    这年头,报纸、杂志转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过《高山下的花环》都发表快一年了,才想着转载,这个反射弧未免有点太长了。

    林朝阳心里虽这么想,但嘴上答应的很痛快。

    报纸要转载,他又能赚稿费了,何乐而不为呢?

    答应了《工人日报》的转载请求,林朝阳也没把转载这事当回事,便放下了电话继续回去工作。

    隔天上午,他正上着班呢,传达室谢师傅又找到了借书处前台,让杜蓉给在楼上书库值班的他递了张小纸条,说又有电话找他。

    林朝阳下了楼接起电话,这回还是报社打过来的,不过是《大众日报》。

    他们打电话来的目的跟《工人日报》一样,也说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

    有报纸请求转载,林朝阳倒不会把倒手的稿费推出去。

    可连续两家报纸,突然之间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而且还是在已经发表了近一年之后,单行本都卖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之后,他不用想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原由的。

    林朝阳想了想,给崔道义打了个电话,把报纸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的情况讲给了他,又问道:“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

    “不知道,也许是看《高山》的单行本最近卖的太火了吧。”

    崔道义的回答倒有点道理,但并不能让林朝阳满意。

    两人聊了几句,林朝阳挂断了电话,决定再给战士出版社的梁俊书打个电话。

    等了快半个小时,梁俊书给他回了电话。

    “朝阳,找我什么事?”

    “有件事我想问问你……”

    林朝阳便把两家报纸接连要转载《高山下的花环》这件事讲给了梁俊书。

    听他讲完之后,电话那头传来梁俊书爽朗的笑声。

    林朝阳被他笑的莫名其妙,忍不住问道:“别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新书推荐: 盘龙:我以力证道 阿格里巴和公主大盗 都重生了,谁还是个恋爱脑 人在朝歌当王叔,你说这里是封神 在虐文里做龙傲天女主 末世让你囤物资,你却囤女神? 足球:我的AI系统提供满级预判 新生报到那天,秒杀战神导师! 全职法师:从杂交植物开始进化 前妻闺蜜直播,我修仙者身份曝光
返回顶部